一度对标京东自营,天猫旗下自营业务猫享官宣下线
【资料图】
一度对标京东自营,天猫旗下自营业务猫享官宣下线
不难看出,猫享自营无论在是名称上,还是业务内容上,都全面对标京东自营,可惜的是没有“跑过”对方并先自行离场了。细究其退出竞争的原因,其实不外乎“外无新意、内有冲突”两点。
具体来说,电商行业的竞争在于“特色”,后起之秀和新的成功案例无不诠释这一点。如拼多多主攻下沉市场,胜在便宜;网易严选做的是进口生意,尤其讲究家居商品调性;得物圈定高端轻奢、时尚潮品,重点在于对“原装正品”的品质把握;唯品会依托于“她经济”......那么猫享有什么呢?只有其背靠的这棵天猫大树,也就是平台优势、供应链体系、用户群体等等,唯独缺少独当一面的特色。可“复制粘贴”模式无法应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更何况京东自营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在自营业务方面已经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和稳固地位,初出茅庐的猫享拿什么去撼动对方呢?
如果天猫真能凭借硬实力,通过以快打快的快拳打法迅速起势,搏出个“京东自营第二”的江湖地位,倒也算其取得了重大成功。一方面市场份额就这么大,猫享多吃一口,京东自然就少吃一口;另一方面,从0到1抢下一块蛋糕可是实打实的“开疆拓土”,怎么算天猫都不亏。可问题就出在了“快则快矣,力度不够;进攻有余,协调不足;开拓未成,根基失调”。
据此前《IT时报》报道,猫享上线之初的商品包括化妆品、名牌手表/包包等奢侈品,零食、纸巾等快消品,以及3C数码产品。其中,低价的快消品是拼多多的“自留地”,猫享没有价格优势就挤不进去。3C数码是京东的“护城河”,就连拼多多也是靠百亿补贴才能与之正面对垒,而猫享不仅给不出低价,还限购。更致命的是,猫享自营中的部分化妆品率先背刺了天猫国际,甚至出现了同一单品的“猫享价”为“天猫价”的一半的极端情况。虽然双方并未共用一套运营体系和仓储资源,但“一家人说两家话”却暴露出天猫内部不同业务线之间的竞争矛盾。
对于执掌淘宝天猫的戴珊来说,摆在面前的选择极其有限。要么发起一场整个淘系的百亿补贴,用价格战硬抬猫享,并在此过程中完成与对手的“兑子”,风险高、收获中等;要么稳一手,保淘天、舍猫享,风险低且一枚筹码也输得起。
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淘天融合是大背景、大方针,收缩与集中是主旋律、是大战略。在此叙事体系中,猫享既败于外,又困于内,“试水之作”也就成了其既定的命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