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四部门:倡导学校食堂按需供餐,通过小份菜、半份菜等制止餐饮浪费


(资料图)

开展多形式的食品安全科普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提升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和健康素养;根据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避免提供高盐、高油及高糖的食品,确保营养均衡;倡导学校食堂按需供餐,通过采取小份菜、半份菜、套餐、自助餐等方式,制止餐饮浪费;督促学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和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切实加强2023年秋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部署强化秋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市场监管、教育部门督促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在开学前全面开展自查,加强防虫防鼠防蝇设备设施的检查,定期维护更新,堵塞设施漏洞。改善老旧设备和硬件设施,加强食堂的通风道等区域防鼠网的设置和维护。组织对校外供餐单位、学校食堂关键部位、关键设施设备、关键环节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结合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要建立清单,实行台账管理,限期及时整改。

《通知》明确,各地教育部门切实强化行业管理责任,加强对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的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督促学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和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各地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学校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统一组织招标,督促学校建立完善校外集中供餐、承包经营或委托经营准入、考核评价和退出管理机制。各地教育部门会同卫生健康、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宣传力度。

此外,加强学校及学校周边监督检查。各地市场监管、教育部门要组织对校外供餐单位、学校食堂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针对学校周边食品经营者,要按照最高风险等级d级检查频次和要求,加强日常监管和巡查,督促食品经营者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校周边不得设置售酒网点及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的规定,不得经营违背公序良俗、不利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食品,全面防控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隐患。要加强学校及学校周边食品监督抽检,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隐患督促限期整改到位。

开展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要结合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检查学校食堂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承包经营企业或受托企业是否取得相应经营资质,是否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履行食品安全责任,是否把“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深度嵌入企业日常管理,是否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各项制度,是否规范全过程操作。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许沁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