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赛金牌是如何炼成的?深中师生这样说
近年来,深圳中学学子在各项竞赛中屡屡获奖,特别是在国际性竞赛上大放异彩,收获多枚金牌。8月11日,深圳中学举办奥赛金牌选手座谈会,以表彰先进、总结经验。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丘成桐一行参与了本次座谈。
(资料图)
深圳中学奥赛金牌选手座谈会现场。
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在座谈会上介绍,深中学子姜志城和孙昊喆两位同学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分获国际数学、化学奥林匹克金牌;李可、蔡立一、欧阳达晟三位同学获全国信息学奥赛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这是深中,也是深圳信息学竞赛的历史性突破。“深中有今天的荣耀,是一代代深中人76年来接续努力、厚积薄发的结果,更是六年多来我们在顶层设计、师资培养、课程改革、平台搭建等方面持续创新、走在时代前列,始终越挫越勇、始终拼搏奋斗,得来不易的收获。”
第6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姜志城。
第6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姜志城向大家分享,他初中就在深中读书,得益于深中竞赛班良好的环境,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各种知识,也可以一起聊天放松,他也是从这里开始正式接触了数学竞赛和信息学竞赛。认真、高效是他对学习经验方面的总结。在竞赛方面,他表示效率尤为重要,抓住自己的弱点并进行分析,进行刻意训练,才能取得好的突破。“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不过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和成就感也是巨大的,这种从竞赛中获得的思维方式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是很有用的。”
第5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孙昊喆。
努力和付出是获得好成绩的关键。为了这次备战,第5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孙昊喆付出许多努力。他几乎每周都在实验室中度过,提升实验操作的熟练度、灵活度和经验值;“获得这块金牌也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培养,尤其是深圳中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与优质的资源,使我得以发掘对化学的兴趣,并在化学竞赛中施展自己的才能。”孙昊喆如是说。
深中数学竞赛教练金春来。
深中数学竞赛教练金春来表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值得思考的学习素材是教学的关键;在化学竞赛教练陈亚玲看来,深中搭建了良好的竞赛平台,让老师可以专心研究竞赛的教学,探索化学竞赛的前沿,把握竞赛方向。
化学竞赛教练陈亚玲。
“让竞赛成为学生对于科学感兴趣的敲门砖。”丘成桐表示,深圳应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不论中学还是大学,师资力量都非常重要。“大家要打破对竞赛的‘迷思’,扎实做学问。打好基础是学术道路的第一步,而竞赛可以被视为培养学术兴趣的方式之一。”
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丘成桐。
丘成桐提到,真正研究的道路是一个“无人区”,它需要学生在研究中摔倒后有能力再站起来,因此,他也希望深中能够训练出这样的学生,具备勇闯“无人区”的基本能力和强劲的综合实力,在今后培养出伟大的学者。
出席座谈会的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杨平对深中及金牌选手表示祝贺。他坦言,学术的道路是艰难的,但更难的是培养爱国报国的栋梁之才。未来,深圳教育将持续重视和加强中学师资的培养,通过师资的培养实现人才的培养,同时,在中学、大学的教育衔接机制上也将逐步去完善、优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