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北京姑娘在家“蹲”11年,与社会脱节多年零收入,却红到了国外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少有人能潜心去喜爱一种事物、专注一种事业。人们大多为了生计奔波,为了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而苦恼郁闷,他们白天堆满笑脸拼命挣钱,夜晚又蜷缩墙角悔恨哭泣。总是感叹人生短暂,还未来得及享受,时间便已如白驹过隙一去不复返。


(相关资料图)

《我在故宫修文物》节目的播出,使“工匠精神”一词变得流行起来。那些重复着复杂而又枯燥工作的工人们被大家尊称为“工匠”。殷越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年轻漂亮的中国女孩,用五颜六色的羊毛毡编织出一个个充满灵气的小物件,赋予它们爱去治愈每一个受伤的灵魂。

一、与世界“脱离”的殷越

殷越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是中国制作羊毛毡艺术品的艺术家之一。殷越从小生活在开明自由的家庭,父母支持她所做的任何决定,这也是她日后“蹲守”家里潜心创作的重要原因。

殷越以优越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的动画专业录取,但在之后的学习中,她却感到了无比的艰难。她发现动画的理论知识课程和她心中对于动画的理解不符,最后只能磕磕绊绊地完成了自己本科专业的结业。

毕业之后同窗好友都相继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走上了相应的岗位。殷越却始终感到迷茫,她不愿仅仅为了维持生计而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工作。

殷越在网上看到了一组铃木千金老师的羊毛毡作品,便一下子被这种毛茸茸质感的东西所吸引。殷越立即上网搜寻羊毛毡作品的原理,并且花费功夫去寻找材料,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制作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作品:一个小兔子。

羊毛毡艺术品所用的材料大多是羊毛和纤维,这便让毛毡制品拥有了温度与亲和力。殷越喜爱这种靠近生命、感受温度的感觉,她像个孩子一样更加痴迷于制作羊毛毡艺术品。终日制作毛毡使殷越的手变得越来越粗糙,她笑称自己是“有糙手”的艺术家。尽管创作的过程是劳累艰难的,但殷越始终乐在其中。

殷越不知道外面世界的人们是怎样的奔波与疲乏,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殷越与这些小小的毛毡制品在平行世界里交流,为它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天地。由于与外界接触甚少,殷越保留了自己最纯净的本心,这也是她创作的作品总能让烦躁苦闷的人内心平静的原因。

二、家人始终是殷越坚实的依靠

殷越的性格如小孩子一般,在羊毛毡的制作过程中也有想偷懒的时候,细节做不到位,材料使用不到位便想随意糊弄过去。这时殷越的男朋友便告诉她:如果不做到自己心里最满意的样子,就没有意义。这句话让殷越很受触动,在之后的日子里,一旦她内心浮躁的时候,她便会想到这句话。

殷越“蹲守”在与毛毡作伴的世界里,与外界切断了联系、没有社会交际也没有任何的收入。殷越感到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她迫切的想要走出家门、走向世界。在参加了男朋友公司举办的年会时,她拥有了另一种人生体验。

第一次参加年会的殷越是无比的兴奋与激动,一切新鲜的事物都让殷越有种新奇的感觉,那里热闹的氛围无时无刻不感染着她。殷越没有任何一刻那么迫切的想要进入公司,想要加入“上班族”这个庞大的行列。

殷越的朋友开了一家美甲店,让她去做店主。过大的对外界新鲜事物的好奇已经使殷越失去了理智,殷越非常心动,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男朋友。殷越的男朋友立刻打消她了的念头并劝慰她:你是一个有才华的人,积累自己、丰富自己的机会是多么的珍贵。我们两个人不要一起去消耗自己的才华。

殷越的心终于得到了抚平与安慰,她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世界,继续做一个创造生命、打造灵魂的艺术家。家人的支持与鼓励不断地给殷越注入创作的动力,家人的存在很好的守卫了殷越心中的净土、保护了殷越脆弱敏感但又如孩童般纯真善良的心。

三、陌生人的喜爱是殷越坚守的动力

殷越第一次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作品,便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那时候的殷越坚定了自己制作毛毡的选择。殷越收到了一个姑娘的私信,私信中提到在自己人生低落的时候,是殷越的作品使她内心感受到了平静与治愈。殷越除了开心更多的是不知所措。

通过这次与陌生人的交流,殷越猛然明白了创作的意义:与更多人产生交流与情感的共鸣。越来越多的人对殷越的手工艺品充满了兴趣,想要学习羊毛毡制作的技法,如此殷越便在线下开了一个课程。来的人几乎都是零基础,但她们的作品却触动了殷越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一千万个人的心里住着一千万个哈姆雷特”。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工具,同样的主题与要求,她们的作品却呈现出了不同的效果。在作品中体现的是她们自己鲜明的特点、她们对毛毡制作的感受。她们为自己的作品注入灵魂,构建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世界。这让殷越找到了自己第一次创作的感受。

殷越2016年在日本东京的代官山举办了自己的第一个展览,这个展览是以蘑菇为主题的。她在展览上遇到了一个与自己一样热爱蘑菇的开料理店的女人。殷越与她有着同样的对蘑菇的感受,蘑菇兼具脆弱与坚强两面性。

四、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展览的成功举办让殷越真正地走出了家门、走向了世界。不止是她的作品,更是她的内心。殷越去看了许多展览,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她始终在自己的世界里发光发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舒适圈。

艺术家的世界往往是多愁善感的。殷越2018年展览上的一个作品获得了许多观赏者的赞誉。那是殷越失意时所创作出来的,那时的她忙于办理暂住证,每天奔波在路途中。殷越在一次回家的途中听着一首伤感的歌曲,脑子里一下子便有了这样的形象。殷越给它取名为“想心事”。

这是一个浩大又艰难的工程。殷越在完成这个作品之后并没有感到满足与喜悦,没有像从前一般对作品爱不释手。相反地,殷越一看到“小象”便感觉到周身被悲伤笼罩。

殷越将“小象”放在家里的沙发上,每次路过都要撇上一眼表示蔑视。直到一个闲暇的午后,殷越将它捧在怀里仔细端详,才感受到了它的魅力与可爱之处,忧伤的情绪也一扫而空。

五、结语

在日本办完展览的殷越回到了国内又举办了许多展览,她的作品也被更多人熟知,那个“蹲守”在家里11年的姑娘终于走出了家门、走向了世界。殷越的作品,总是在这个纷繁嘈杂的环境里带给人一丝平静,治愈和温暖了人们的心灵。

最重要的是,殷越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始终在心里为自己所热爱的事物留有一方净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殷越守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这为她的成功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