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保健儿歌_冬季保健 即时看
1、冬天,天气寒冷,植物和树木枯萎,昆虫休眠,自然界的一切都关闭了。对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冷暖。中医“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人体也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避寒温,敛阳护阴,这样才符合“养藏之道”
(资料图片)
2、冬季养生的原则:冬季养生的关键在于滋补藏精益肾。
3、冬季养生要领:《内经》“冬季三月,谓之藏”。养生的要领是:不扰太阳,早睡晚起,藏心,冷了暖,不漏皮。
4、冬天如何顺应自然规律?
5、(1)晨练点——“待在阳光下”
6、(2)心态要求——“有没有收入”
7、(3)饮食安排——“祛寒温”
8、(4)适度运动——“不漏皮”
9、(5)及时服用——“补肾元”。
10、穿衣服
11、1.注意避寒保暖,以保暖舒适为原则。
12、2.中老年人外出要注意穿保暖的衣服,避免受到寒冷的刺激。
13、3.注意后背的保暖。老年人冬天最好保护好胸部和背部,安全过冬。
14、4.注意保护耳朵、鼻子、手、脚等远离心脏的部位。
15、5.老寒腿患者要注意腿部保暖。
16、喝酒吃饭
17、中医认为,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养脾胃。
18、冬季滋阴补肾是一种重要的养生方法,所以要注意补肾养肺润燥,最好药食结合。
19、冬季饮食宜温不宜寒。人要多吃温热的食物,少吃生冷的食物。
20、脾胃虚弱的中老年人早餐宜吃粥,有利于和胃生津。
21、温热的食物
22、素食:
23、糯米、高粱米、栗子、枣、核桃、韭菜、茴香、香菜、南瓜、姜、葱、蒜、桂皮、花椒、辣椒、桂圆、荔枝、木瓜、石榴、乌梅等。
24、肉类:
25、鳗鱼、鳙鱼、鲢鱼、鳟鱼、虾、海参、鸡肉、羊肉和狗肉。
26、不同的体质做不同的补充。
27、寒性体质:
28、症状包括手脚不温不火,面色苍白,喜欢吃辣。姜、葱、橙、鸡肉、牛肉、羊肉、狗肉、酒等。可以适当食用。
29、热量构成:
30、症状有手脚发热、面红、喜冷食、小便黄等。白菜、西瓜、梨百合、葡萄、萝卜、鸭子、猪肉、甲鱼都可以适当食用。
31、总章程:
32、冬季宜多吃瘦肉、蛋、鱼、豆类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以增加营养,增强御寒能力。
33、注意:
34、燥热的东西要适可而止,以免太阳的阳气停滞,转化为热。
35、冬天可以多吃哪些食物?
36、小红萝卜
37、顺气消食,止咳化痰,燥湿生津,祛瘀解毒,清凉解渴,利便。
38、山药
39、补而不滞,不热不燥,男女老少病弱皆宜。
40、胡桃
41、补肾固精,温肺平喘,益气养血,润燥润肠。可以和粳米一起捣碎煮熟,补肾益肺润肠。
42、栗子
43、健脾胃,补肾壮骨。可与粳米同煮,补肾强筋,健脾养胃。
44、莉莉
45、滋补润肺,缓解疲劳,止咳。用粳米、杏仁煮粥,加适量糖温服,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咳。
46、红枣
47、滋阴润燥,益肺益气。最好和银耳、百合、山药一起炖。
48、中医保健
49、具有滋补作用的中成药,携带、服用方便,也是冬季进补的好选择;
50、肾阴虚者服用六味地黄丸;
51、肾阳虚的人吃肾气丸和鹿茸
52、3.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
53、4.冬天早睡晚起,保证7-8h睡眠时间,御寒保暖。
54、熄灭
55、冬天出门锻炼不算早。冬季户外运动的黄金时间是在阳光明媚和温暖的天气里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